资讯

美国威士忌 与 禁酒令

美国以前的一条法律-- 禁酒令.

谈到威士忌,既然无论如何都无法绕开这条禁酒令。


按照历史学家的考察,美国人民的烈酒消费量从殖民地时代开始就持续攀升,并且在19世纪初达到高峰,粗估人均一年要喝掉差不多19公升的烈酒,这个数字则将近是 1970年代美国的三倍。

换句话说,当时老美喝到神智不清的机率,也差不多会是1970年代的三倍……

19 世纪美国节制饮酒运动当中有名的一种宣传画,由左至右就是一个醉鬼沉沦的过程,下面则是他的老婆孩子在掩面哭泣。


这种情况必然引起美国保守极端的团体不爽,包括「反沙龙联盟」、「妇女基督节制联盟」在内的联盟倡议下,美国著名的「禁酒令」时期终于到来了:



1919 年1 月16 宪法第 18 条修正案通过,规定次年开始,凡是制造、运输、贩卖,包括进口或外销酒精浓度0.5 %以上的饮料一律被视为非法行为,仅有6家蒸馏厂允许生产医疗用酒精,也仅有医师、牙医等可以购买限量酒精。


禁令一出,全美46个州签属响应,唯二拒绝实施的州,只剩下康乃狄克与罗德岛州。




1920 年1 月16 日,全国性的禁酒法令开始执行,这个法令诡异之处在于,它禁止酒类的制造、运输、贩卖与公开饮用,但却不禁止持有与私下饮用。


也就是说,只要是在禁酒令下达之前就已经制造、购买的酒,依旧可以持有且在家饮用并不算违法,年满21岁只要出示年龄证明,就能前往限定地方购酒。


于是,在禁酒令实施前的那段时间,家家户户只见奇货可居,开始买酒、屯酒,连本来不喝酒的人也来参一脚,简直就是另类的全民备战状态~

在长达14年的时间里,和酒有关的一切都是非法的,然而美国人民顶着坐牢的风险(*违反法令最高可罚款1000美元并坐牢半年,那时的周薪也就10美元左右,1000美元可以买3辆福特汽车了~),一直在千方百计地喝酒。

禁酒令执行的第一年,确实锐减了酒精的使用量。

但从第二年开始,酒精的使用又开始逐渐恢复往年的水平。

此外,根据统计,禁酒令执行期间,地下酒吧(Speakeasies) 的数量是禁酒令执行前的一倍…


作为最蠢的法律,有着最诡异的规定之下,必然“不负众望”出现了“最智障”的“酒精特定用途”——医疗处方。

这个规定让很多酒迷瞬间得了一种一定要用威士忌治疗的病。

官方、医生、药剂师多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医院天天爆满“病患”,拿下面这张处方签去领“药”(据说最热门的药就是威士忌)

右还可以选酒呢~

19世纪末这种带有药剂师标签的商品目录表明在禁酒令之前威士忌被当作药物出售


(城市中只有两种男人:私酒商和消费者)

对于这段历史,有兴趣的威友可以看美剧《Boardwalk Empire》(大西洋帝国),港译《酒私风云》。


由于禁酒令在实施上问题层出不穷,私酿酒厂、地下酒吧的数量也在节节攀升,政府失去庞大的税收之余,更是一手促进了黑市的繁荣以及后来我们所认为是传奇的黑帮故事。


最后,美国不得不在1933年解除了禁酒令,垄断市场的黑暗势力也逐渐萎缩。


因为一道禁酒令,在那个任何人都无法公开酿酒的年代,使得美国一半以上的蒸馏厂永久停产,少数蒸馏厂暂时关闭保持观望态度,等待未知的将来。

跟日本威士忌凭《阿政》崛起一样,波本的复兴,也是从影视开始的,甚至还更早。

2007年,一部以60年代广告人为蓝本的《广告狂人》(Mad Men)风靡全美。

戏虽落幕,但梳着油头、穿着体面西装,总是一手叼烟一手摇着「Old Fashioned」和同事聊天的男主角令人印象深刻,乃至由此带出的波本狂潮也一路上扬。


人们爱上这出剧,也一起爱上了过去被视为廉价或老派的波本威士忌与经典调酒。


这股热潮推着波本威士忌的市占率及价格向前进,越是限量顶级款,越热卖。

本饮料龙头Suntory更是早一步看见这股蓄势待发的风暴,于2014年以近160亿美元高价收购了二百多年的波本威士忌品牌:金宾集团(Beam Inc.)。

威士忌业界人说,这也许是波本威士忌产业自禁酒令以来,最辉煌的时代。


有人说,美国威士忌是浴火重生;

又有人说,美国威士忌是异军崛起;

有人说,美国威士忌渐成新贵。


像很多行业一样,美国的威士忌蒸馏技术也是通过欧洲移民带去的,美国人将之发扬光大。

而为什么美国威士忌原料以玉米、黑麦为主?


主要是18世纪欧洲新移民逐渐发现大麦在美国生长得不如欧洲好,所以开始以当地的农作物玉米和黑麦为主要原料酿造威士忌;

另一方面则是当时一捆玉米只能卖50美分,但一捆玉米蒸馏出来的威士忌有23升,能卖到2美元;

强大的经济效益刺激下,当地玉米的种植规模也越来越大,以玉米为原料的威士忌也愈发盛行,仅此而已。


- END -

如有内容或图片侵权

敬请联系

◆◆◆ 

 

老酒汇公众号


老酒汇手机版网站 LaoJiuClub.com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