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轩尼诗 Hennessy 的中国路

轩尼诗 Hennessy 的中国路 

一部干邑的东方接受史


轩尼诗干邑“生命之水”两个多世纪的流淌,似乎让划过的岁月也沾染了不绝如缕、丝丝顺滑的酒香。



轩尼诗的中国之路,大抵要溯源到1859年,也就是清朝咸丰年间,彼时的上海刚刚开埠了了一十六年,一纸订单让第一批轩尼诗干邑漂洋过海卸货在外滩码头。此前,中国人有着数千年的烈酒饮用史,如何让他们接受新的口味,法国人的办法是遵从国人食补食疗的传统。


作为早期法资背景的代理商,龙东公司当时的广告首要招徕便是四个字“血气衰弱”,广告里写明,“日饮斧头三星白兰地一杯,则能反弱为强,其功效能保健生暖并使身心愉快!”而当国人逐渐接受了这一理念后,各种促销活动也纷至沓来:一张当年《申报》(疑似)上的软文可以让今人管窥一二:Cognac曾被译作”康纳克城”,Hennessy则被译作“海内斯”,斧头牌白兰地的说法则来自对轩尼诗家族镌刻的着臂与斧头盾徽的直感。更有意思的是,为了推广产品,当年的读者用一张邮票回执便能换饮一瓶样品!



轩尼诗的中国之路,大抵要溯源到1859年,也就是清朝咸丰年间,彼时的上海刚刚开埠了了一十六年,一纸订单让第一批轩尼诗干邑漂洋过海卸货在外滩码头。此前,中国人有着数千年的烈酒饮用史,如何让他们接受新的口味,法国人的办法是遵从国人食补食疗的传统。


作为早期法资背景的代理商,龙东公司当时的广告首要招徕便是四个字“血气衰弱”,广告里写明,“日饮斧头三星白兰地一杯,则能反弱为强,其功效能保健生暖并使身心愉快!”而当国人逐渐接受了这一理念后,各种促销活动也纷至沓来:一张当年《申报》(疑似)上的软文可以让今人管窥一二:Cognac曾被译作”康纳克城”,Hennessy则被译作“海内斯”,斧头牌白兰地的说法则来自对轩尼诗家族镌刻的着臂与斧头盾徽的直感。更有意思的是,为了推广产品,当年的读者用一张邮票回执便能换饮一瓶样品!


 “若晓今有轩尼诗,定必垂涎三尺长”

此广告词的灵感源自中国古代备受尊崇的诗人——“酒仙”李白。

这一特别为中国市场设计并投放的广告,意在表现轩尼诗V.S.O.P的人文性,建立轩尼诗与艺术的联系。


轩尼诗干邑在香港更已然融入了市民文化,一条主干道能被命名为轩尼诗道便可见一斑。1950年代一则报纸广告上,诗仙李白举杯邀明月的典故被搬了出来,旁边放着的却是轩尼诗V.S.O.P,文案若用粤语朗诵更是合辙押韵,“诗圣李白识鉴赏,誉称酒仙尝佳酿。若晓今有轩尼诗,定必垂涎三尺长。”


仗剑纵酒是中国式侠客的标准像,大侠古龙一生好酒,对轩尼诗干邑尤为喜爱,据说他临终前的最后一周,曾写了一幅字给前来探望他的林清玄,还是“陌上花发可以缓缓醉矣”。


古龙死后,朋友决定买48瓶X.O给古龙陪葬,林清玄担心埋了4000台币一瓶酒的墓地会被盗,建议把酒瓶的盖子打开,引得他们共同的朋友开玩笑,过个几十年,这便是陈年老酒了……

 


 “短暂闪耀并非难事,恒久辉煌则需远谋。”——培龙先生(BernardPeillon),轩尼诗干邑厂主席暨首席执行官。


这是一个个人命运与时代大浪潮交织的故事。故事起源于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白手起家创造出一个帝国的的爱尔兰人:李察·轩尼诗先生。身为贵族家庭最年轻的后裔,李察先生追随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军队,由于骁勇善战,他迅速成为陆军上尉。


1760年,李察·轩尼诗先生来到法国西南部,为加农地区的阳光、土壤所陶醉。自此,他解甲归田,路易十五失去了一名骁勇的军官,而路易十六,则得到整个凡尔赛宫交口称赞的干邑。1975年,轩尼诗公司正式成立——一段馥郁芳醇的历史,由此展开……



李察·轩尼诗先生以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为家族历史奠定了基调。他创立的基业非同凡响,他的合作伙伴更是精心选定。从一开始,他就显现出了慧眼识人的天赋。最终,他用自己的方法树立了一套流传两个世纪的家族信条:构筑网络,不惧冒险探索世界、直面动荡与危难。对于轩尼诗家族来说,家族徽章上所镌刻的手臂与斧头并不是偶然之选,这象征了他们周游世界、勇于开拓的精神。轩尼诗家族注定盛产具有远见卓识的梦想家。



李察先生在十八世纪是否曾预见,轩尼诗干邑会冲破所有国界及传统的藩篱,走向世界各地?也许有吧。这个爱尔兰家族不仅盛产水手,更对旅行充满无限热爱,似乎永远都在响应着地平线的呼唤。

 

从法国干邑区出发,轩尼诗人向全世界宣扬轩尼诗的声誉。他们见证了海运航线的开通以及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开凿,逐步将销售网络从亚洲拓展到拉丁美洲。可以说,世上有丝绸之路,亦有非凡的轩尼诗干邑之路。



轩尼诗干邑之路


1794年,轩尼诗干邑运抵美国纽约。

1817年,英国王储威尔士亲王、后来的国王乔治四世订购一款“Very Superior Old Pale”即此后的V.S.O.P。

1818年,俄国皇太后玛丽亚·费多罗芙娜要求轩尼诗特别调配一款极品干邑,作为其子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生日礼物。

1828年,轩尼诗成为沙皇俄国宫廷、皇家舰队和皇家警卫的主要供应商;轩尼诗在俄国的商业网络在圣彼得堡建立。

1859年,轩尼诗干邑首次运往中国上海,开启轩尼诗在中国超过150年的历史篇章。

1866年,轩尼诗干邑首次运往南非、毛里求斯,从十九世纪至今,轩尼诗见证了非洲传奇的所有重要时刻。

1870年,轩尼诗家族第四代传人莫利斯·轩尼诗与时任调配总艺师艾密乐·费尔沃创制了干邑标杆——轩尼诗X.O。

1925年,轩尼诗将品牌带到现在的缅甸、老挝、柬埔寨。

1992年,轩尼诗以特别隆重的庆典纪念轩尼诗X.O与中国富有历史意义的联结,“轩尼诗号”满载轩尼诗X.O扬帆启航驶向上海,重溯当年首批干邑的海上传奇航线。

2015年,轩尼诗目前销往全世界120多个国家,成为干邑世界当之无愧的领航者。


 拥抱世界  调配之艺术 


从隐秘优雅的酒窖,到宁静雅致的生活区与接待区,轩尼诗酒庄里处处流露着法式生活艺术的点滴:毫不虚张炫耀,静静提炼历史、文化和创意精华。这种生活艺术不仅体现在橡木桶上优雅的书法和轩尼诗庄园的平和宁静,每件物品、每样家具、每张先人的画像,都在轻声诉说着家族“传奇”。轩尼诗庄园有如大使馆,广迎四方友朋。轩尼诗家族成员通过家庭午餐会,将精致的干邑美食艺术推至极致,这种传统至今保留。



十九世纪开始,世界已经成为轩尼诗的舞台。每踏入一个新的国度,轩尼诗人都会去探求轩尼诗与当地本土文化的相通之处。轩尼诗既是这样不同寻常的“变色龙”,又一直保有令全世界都为之艳羡的法式精湛酿酒技艺的悉数精华;无怪乎,在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它也发展成为餐桌风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深入饕客们的内心情感世界。它代表了一种能与多种文化相互适应交融的法式生活艺术。



轩尼诗的开放精神深深植根于其“调配的艺术(Art of Blending)”:它对于文化、思潮的理解与交融,远远超出了干邑创制技艺本身的追求。这是一门讲究“缔结”的艺术,它能够消除人心隔阂、架筑文化桥梁。



淬炼未来  下一个时代 


在轩尼诗酒庄中最古老的酒窖——创始人酒窖(Founder’s Cellar)中,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陈年生命之水蕴藏,部分玻璃瓶中甚至存放着1800年前的生命之水。每年的特定时候,轩尼诗品鉴委员会都会进行一项干邑世界独特的仪式——调配总艺师与品鉴专家逐一品尝并决定这些独一无二的生命之水的命运。透过玻璃瓶,干邑大师们在专注凝望中看到了未来。


▲ 轩尼诗品鉴委员会


传承是轩尼诗下一个250年的基石。轩尼诗眼中的长远,仿如近在眼前。每件事都从更高更远的见地出发,在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方面尤为如此。历史悠久的轩尼诗远近兼顾,既立足当下,又深谋远虑。在这里,精湛工艺恒久如一,正是轩尼诗对未来许下的庄重承诺。



▲ 轩尼诗250周年珍藏干邑白兰地


如同任何一部恢弘史诗那样,轩尼诗家族的精髓会在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传奇地点中闪现、凝聚——是位于法国干邑的创始人酒窖,轩尼诗无与伦比的珍贵宝藏便在此安睡;又或是轩尼诗庄园Château de Bagnolet,自收归轩尼诗名下,这个地方便开始接纳四方宾客、享受每个时代的喝彩与荣光。


19世纪末期,小提琴的袅袅余音或钢琴的琤瑽乐声在这里奏响。如今,嘻哈音乐和街头艺术的偶像人物会在花园中漫步穿梭……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世界风潮中,轩尼诗永远的“先人一步”往往意味着一切大不相同:先锋技艺、环保责任、研究成果——此时此地,所有一切都在昭示着,法国干邑的轩尼诗正在淬炼着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



- END -

如有内容或图片侵权

或影响贵司产品或品牌

请多包涵 敬请联系

◆◆◆